2012年中學音樂教師招考筆試備考:西方音樂史
1. 簡介“巴洛克”這個詞在音樂史上的含義。
葡萄牙語baroque原意為不圓的、形狀不規(guī)則的珍珠,現(xiàn)指歐洲17世紀和8世紀初期豪華的建筑風格。音樂家借用此語概括地說明同一時期的音樂風格(見下文)。
2. 巴洛克時期音樂的旋律有什么特點?
樂句長度不一,氣息較長,無論是聲樂還是器樂,旋律都空前地華麗復雜,有相當多的裝飾音和模進音型。和文藝復興時期的旋律一樣,曲調的進行常常帶有形象化、象征性特征。引人注目的是旋律中有明確的和聲屬性。
3. 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節(jié)奏是怎樣的?
主要分為自由節(jié)奏的和律動鮮明、規(guī)整的這兩種節(jié)奏。前者用于宣敘調、托卡塔、前奏曲等,后者用于詠嘆調、賦格、舞曲等,在一個樂章中會保持始終。這兩種節(jié)奏常常搭配使用,如宣敘調與詠嘆調,前奏曲(或托卡塔)與賦格。
4. 巴洛克音樂采用什么調式?
大小調體系,它已取代了過去的“教會調式”。
5. 巴洛克音樂的和聲是怎樣的?
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屬、下屬為中心的大小調功能和聲體系,利用不協(xié)和音作調性轉換并使和聲進行富有動力和情感色彩。十二平均律在17世紀的發(fā)明與和聲體系的充分發(fā)展有密切的關系。
6. 什么是通奏低音(thoroughbass, 又稱作數(shù)字低音figured bass或basso continuo)?
巴洛克時期特有的作曲手段。在鍵盤樂器(通常為古鋼琴)的樂譜低音聲部寫上明確的音,并標以說明其上方和聲的數(shù)字(如數(shù)字6表示該音上方應有它的六度音和三度音)。演奏者根據(jù)這種提示奏出低音與和聲,而該和弦各音的排列以及織體由演奏者自行選擇。
7. 巴洛克音樂的織體是怎樣的?
復調織體占主要地位,其寫作技術達到了空前絕后的高峰。與文藝復興時期的復調不同之處在于它是在功能和聲基礎之上的對位。同時也有許多作品采用主調織體。
8. 巴洛克時期的曲式是怎樣的?
以相互間形成節(jié)奏、速度、風格對比的多樂章結構為主,如組曲、變奏曲、協(xié)奏曲、康塔塔、清唱劇等,常用前奏曲與賦格、宣敘調與詠嘆調的搭配關系。復調樂曲的內部結構是以模仿手段寫作的連續(xù)體(不分段),但可看出明確的呈示、發(fā)展和再現(xiàn)因素。同時也有分段結構、變奏曲、在固定低音旋律之上進行變奏的帕薩卡利亞、夏空形式。
9. 巴洛克時期有哪些主要的音樂體裁?
聲樂:彌撒、經(jīng)文歌、眾贊歌、歌劇、清唱劇、康塔塔、受難樂以及各種獨唱、合唱曲。器樂:托卡塔、前奏曲、幻想曲、賦格曲、變奏曲、組曲、奏鳴曲(以獨奏奏鳴曲與三重奏鳴曲為主)、協(xié)奏曲(管弦樂協(xié)奏曲、大協(xié)奏曲、、獨奏協(xié)奏曲)。
10.巴羅克時期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
在一個樂章之內保持一種基本情緒,在樂章與樂章之間才形成對比.
11.巴羅克時期音樂的力度是怎樣的?
不追求漸強和漸弱的細微變化,而是采用較為清晰的“階梯式力度”。
歌劇的誕生和早期歌劇
1. 歌劇(Opera)誕生于何時何地?它是怎樣誕生的?
16世紀末、17世紀初誕生于意大利的佛羅倫薩。由巴迪宮廷的卡梅拉塔會社(camerata,意為俱樂部或小集團)成員巴迪、溫琴佐.伽利萊伊以及佛羅倫薩學者梅在經(jīng)過大量的對古希臘悲劇研究的基礎之上誕生的。
2. 歌劇的前身是哪些音樂形式?
音樂和戲劇的結合可以追溯到古代,包括古希臘悲劇、中世紀的儀式劇、宗教神秘劇、奇跡劇,文藝復興的牧歌套曲、田園劇、幕間劇等形式。
3. 簡介幕間劇(intermedio)、田園劇(pastoral drama)。
幕間劇是在戲劇兩幕之間演出的有音樂的短劇。田園劇是傳奇題材或鄉(xiāng)村題材的帶有音樂的舞臺劇。
4. 歷史上第一部歌劇是哪一部?誰創(chuàng)作的?故事取材于哪里?
1597年由里努契尼寫劇本、佩里作曲的《達芙尼》,取材于希臘神話。但樂譜已遺失。
5. 現(xiàn)存的第一部歌劇是哪一部?誰創(chuàng)作的?故事取材于哪里?
1600年里努契尼寫劇本、佩里和卡契尼作曲的《優(yōu)麗狄茜》。取材于希臘神話。
6. 在最早的歌劇中音樂形式是怎樣的?
聲樂部分以接近于朗誦的宣敘調為主,由少量樂器伴奏,采用通奏低音。音樂形式較為簡單。
7. 簡介蒙特威爾第(Monteverdi)的歌劇寫作觀念以及他所奠定的早期歌劇形式。
主要是加強音樂性和情感表達。具體做法是將宣敘調的旋律線條拉長,使其具有歌唱性,并與短小的歌曲、二重唱和牧歌式的重唱交替,形成對比。他采用較大規(guī)模的樂隊伴奏,并通過弦樂器的震音、撥弦以及不協(xié)和和聲的運用造成強烈的戲劇性效果。在歌劇中加入器樂段落,如一開始的“托卡塔”(即后來的序曲)、中間的舞曲等。歌劇的基本模式正是在他的創(chuàng)作中形成的。
8. 舉出蒙特威爾第的兩部代表作。
《奧菲歐》(或譯作《奧爾菲斯》)、《阿麗安娜》。
9. 繼蒙特威爾第之后,17世紀威尼斯歌劇的代表人物(歌劇領域的威尼斯樂派)是誰?
蒙特威爾第的學生卡瓦利(Cavalli,1602-1676)、切斯蒂(Cesti,1623-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