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冊
103、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104、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105、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106、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107、烏鳥私情,愿乞終養(yǎng)。
108、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李密《陳情表》)
109、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蘇軾 《赤壁賦》)
110、白露橫江,水光接天?v一葦之所如,凌萬傾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蘇軾《赤壁賦》)
111、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蘇軾《赤壁賦》)
112、寄浮游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蘇軾《赤壁賦》)
113、唯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生,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共適。(蘇軾《赤壁賦》)
114、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王勃 《滕王閣序》)
115、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清霜,王將軍之武庫。(王勃《滕王閣序》)
116、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王勃《滕王閣序》)
117、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望長安于日下,目吳會于云間。(王勃《滕王閣序》)
118、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xiāng)之客。(王勃 《滕王閣序》)
119、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所賴君子見機,達人知命。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閣序》)
120、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王勃《滕王閣序》)
121、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辛棄疾 《竇娥冤》)
122、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王實甫《長亭送別》)
123、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莊子《逍遙游》)
第五冊
124、問君西游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李白《蜀道難》)
125、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李白《蜀道難》)
126、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李白《蜀道難》)
127、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李白《將進酒》)
128、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的(李白《將進酒》)
129、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杜甫 《兵車行》)
130、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道旁過者問行人,行人但云點行頻。 (杜甫《兵車行》)
131、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君不聞,漢家山東二百州,千村萬落生荊杞! (杜甫《兵車行》)
132、縱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zhàn),被驅不異犬與雞。 (杜甫《兵車行》)
133、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杜甫《兵車行》)
134、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fā)青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135、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東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136、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讲辉壙蛼撸铋T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吓c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余杯。
137、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138、登岳陽樓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13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章》)
140、是故明君制民之產,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章》)
141、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于途矣。(《孟子齊桓晉文之事章》)
142、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 齊桓晉文之事章》)
第六冊
143、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司馬遷《報任安書》)
144、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
145、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146、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