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本節(jié)所講的內容是蘇教版第十一冊的第25----26頁有關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的教學內容。
2.教材簡析
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圖形,在認識了一些平面圖形的基礎上學習立體圖形,是學生認識上的一次飛躍。本單元前幾課時已經(jīng)基本上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性質,學習了表面積的計算,掌握了體積的概念和常用的體積單位。這節(jié)課要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認識體積公式的來源,掌握公式的意義和用法。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是今后繼續(xù)學習幾何知識的基礎,根據(jù)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3.教學目標
、僦R目標:理解并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正確進行簡單的體積計算。
、谀芰δ繕耍和ㄟ^動手操作,找出規(guī)律,總結出體積公式,培養(yǎng)學生分析、比較、綜合的能力以及歸納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
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矍楦心繕耍菏箤W生感悟數(shù)學知識內在聯(lián)系的邏輯之美。
、茉u價目標:用評價來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也讓學生學會評價他人、評價自己、建立自信。
4.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
二、說教法
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我采取了直觀演示法、設疑誘導法、操作發(fā)現(xiàn)法、自學討論法等方法有機融合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通過說一說、擺一擺、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活動 ,把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覺協(xié)同起來,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本質,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豐富表象、提升經(jīng)驗、形成思考。教學時,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也注重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把靜態(tài)的教學內容動態(tài)化,抽象的教學材料直觀化,力圖通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yōu)組合,促使每一位學生真正參與到探索新知的學習進程。
三、說學法
有效的數(shù)學學習活動不是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而是一個有目的的、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為此,我十分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在本節(jié)課中,我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為:觀察發(fā)現(xiàn)法、動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讓他們在說一說、擺一擺、填一填、做一做、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動中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
我力求以"長方體、正方體體積"這一數(shù)學知識為載體,通過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結論的過程,使學生的數(shù)學認知結構建立在自己的實踐經(jīng)驗和主動建構之上。
四、說教學流程
教學時.我安排了情景引入.揭示課題,自主探究.推導公式,利用關系.類推公式,鞏固練習.運用公式,全課總結.交流評價五個環(huán)節(jié).
。ㄒ唬⒓で橐.揭示課題.
首先,通過比較生活中一些物體的大小,復習體積概念。
然后課件出示圖,讓學生說出他們的體積各是多少? 并指出數(shù)一數(shù)這個長方體和正方體是由多少個棱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體組成的,它的體積就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
通過情境自然的導入新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探究知識的積極性,也使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達到課始趣生的效果。
。ǘ、自主探究.推導公式.
探究是數(shù)學學習的生命線,倡導探索性學習是引導學生經(jīng)歷知識的獲取過程,是當前小學數(shù)學教學改革的理念。引導學生探索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理解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在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首先組織學生進行兩個探究活動.
第一個活動"想一想",是讓學生觀察一組長方體,發(fā)現(xiàn)長.寬相等時高的值越大體積越大,高的值越小體積越小.接著.在觀察第二.三組.再讓學生自己敘說發(fā)現(xiàn)的問題.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長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有關系. 由于受小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制作水平的限制,要想讓學生準備這些長方體是很困難的。因此,我在這里設計三組圖演示,既減輕學生制作的困難,又直觀、形象地認識了長方體的體積與長、寬、高都有關系。
第二個活動"做一做",小學生的思維特點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思維過渡。根據(jù)這一特點,先利用直觀學具,引導學生進行直觀操作、思考,并且將具體操作、思維和語言表達緊密地結合起來,然后逐步脫離操作直觀,利用表象逐步抽象化。在活動中我大膽放手,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自主探索、動手操作,把探索的時間和空間都留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具體的過程是:
(1)每兩人一組做實驗并記錄
請學生小組合作用12個相同的小正方體 (棱長1厘米 )擺出4個不同的長方體。擺的時候思考:1.每排擺了幾個?2.每層擺了幾排?3.擺了幾層?4.一共擺了多少個?5.這個長方體的體積是多少?你是怎樣很快算出總個數(shù)?然后把數(shù)字記錄在表格里面。
。2)研究數(shù)字間關系。
讓學生觀察、分組討論:從這些數(shù)字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①體積與每排個數(shù)、排數(shù)、層數(shù)的關系。
長方體體積=每排個數(shù)×排數(shù)×層數(shù)
②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shù)與它的長、寬、高的關系。(長方體體積等于長方體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shù),所含體積單位的個數(shù)正好等于長方體長、寬、高的乘積)
。3)概括體積公式。
引導學生觀看課件,由學生自己總結出長方體的體積公式。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如果用V表示長方體的體積,用a b h.分別表示長方體的長、寬、高,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可以寫成V=a b h。進一步讓學生在理解基礎上記住了公式.指名說一說求長方體的體積.必須要知道什么條件.?
。ㄈ.利用關系.類推公式.
根據(jù)長方體積與正方體之間的關系,以及長方體練習題過渡到正方體,推出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嗎?
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用字母a表示棱長,V=a×a×a.也可以寫成a3讀作a的立方.表示3個a相乘.不要誤認為a與3相乘.寫a3時3寫在a的右上角要寫小些.所以正方體的體積公式一般寫成:V=a3
這樣的教學是把長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直接遷移過來,讓學生獨立地得出正方體的體積公式,加強新舊知識的銜接,使學生感覺新知識不新,新知識不難,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使學生樹立學習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信心,
(四).鞏固練習.運用公式.
練習是數(shù)學中教學鞏固新知.形成技能.發(fā)展思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加強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正確運用公式.我設計了多層次的練習:
1.課本48頁"練一練"的第一題,通過讓學生完成看圖求體積.這樣有助于學生理解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與它的長寬高的關系.記住長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
2.填表。讓學生綜合運用長方體長、寬、高,體積之間的關系解決實際問題。
3.解決實際問題.我安排了兩個解決問題的題目.目的是讓學生用所學新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4、游戲。通過課本48頁第三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意義。
(五).全課總結.交流評價
1. 讓學生說說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
2.教師總結.
課堂總結是對本節(jié)課所學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以及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通過老師對學生的評價及學生之間的評價使學生本節(jié)課的情感態(tài)度得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