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圣陶
教學目標:
1、了解蘇州園林在設計和建造上的獨特創(chuàng)造,從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
2、學習本文總說和分說的結構;理解課文說明語言多樣性。
教學重難點:
總分式的結構和生動嚴密的語言。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類型:講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蘇州園林》。
二、作者簡介:
葉圣陶(1894-1988)原名紹鈞,字圣陶,以字行。江蘇蘇州人。作家、教育家、編輯家。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倪煥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三、簡介蘇州園林:
首先讓學生明白,“蘇州園林”不是某個園林的名稱,而是指蘇州這個地方的園林群體。比較出名的有這些園林:
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網師園、怡園。
四、整體感知
(一) 檢查預習:
軒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邱壑(hè) 模(mú)樣
重巒疊嶂(zhàng) 相間(jiàn) 嶙峋(lín xún) 庸俗(yōng)
鏤(lòu)空 薔薇(qiáng wēi)
鑒賞:對藝術品或文物的欣賞和評價。
因地制宜:根據(jù)具體地形,設計或選擇適合的事物。
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二)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說明要點及說明順序:
1、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
提示:(1)再讀課文,概括每段大意;
(2)同桌、小組討論完成結構層次劃分;
(3)全班訂正。
第一部分(1-2)概括說明蘇州園林的地位及特點。 總
亭臺軒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處 假山池沼的藝術美。
第二部分(3-9)分類具 花草樹木的映襯美。
體說明蘇州園林的藝術美。 花墻廊子的層次美。 分
講究每個角落的構圖美。
細處 門窗的圖案美。
園內建筑的色彩美。
第三部分(10)總結全文。 總
2、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是什么?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課文從游覽者的角度來概括蘇州園林的特點,這就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文章是先從亭臺軒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再從每一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建筑的色彩美等三個細微方面來具體說明這個特點的
3、本文的說明順序是怎樣的?
文章采用先總后分式的結構展開。
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xiàn)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說明。園林建筑特點的概括介紹和分類說明互相照應,前后提挈!皥D畫美”這一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作為線索貫穿全篇。
五、小結
同學們回憶一下,前兩日我們明確了學習說明文的方法,那么是什么呢?
今天,我們學習了明確說明對象及其特征,掌握說明順序。還剩說明方法和說明語言特征方面沒有學習,另外本文還有一個特點是采用多種表達方式。希望同學們下來復習中預習一下。
六、 作業(yè):
抄寫字詞注音,完成課后練習一。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小結時,我叫大家下去找一下本文的說明方法,不知同學們找得怎么樣了?好,我們這一節(jié)課就先來解決說明方法的問題。
二、新授
(一)課堂小測:
默寫出說明方法的種類。
(二)明確說明方法的特點及作用。
見下板書。
(三)本文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結合實例體會其作用。
舉例子:
“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著竹子花木……”
“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作比較:
(1)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么樣,右邊也怎么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2)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打比方:
“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筑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引用:
“游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
摹狀貌:
“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游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悅,可是沒法說出來!
(四)揣摩語句,體會其豐富的內涵;精讀4、5兩節(jié):
1、 根據(jù)圖片看課文是怎樣表現(xiàn)出蘇州園林的特點(4-5節(jié)為主)。
(1) 這一節(jié)說明了什么?
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2) 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幾句寫假山,哪幾句寫池沼?這是哪種結構形式?
1句、2-3句、4-11句,總分式。
(3) 寫池沼除了寫水還寫了什么?為什么這樣安排?
還寫了橋、石岸、花草、魚。處處寫“畫”。
(4) “藝術”和“技術”能否調換,為什么?
不能調換。概念層次高下不同文章重點突出的是前者。
(5) “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換,為什么?
不能替換,感情色彩不同。
小結:總分式結構(中心句—支撐句),說明語言的嚴密性
2、 自讀第五節(jié)回答問題(不討論,根據(jù)第四節(jié)為例做)
(1) 結構形式?(怎么找出來的?)
總分式(第一句中心句,下面分說了栽種和修剪兩部分)。
(2) 用了哪些表達方式:描寫、議論、說明。
這些體現(xiàn)了說明語言生動性。
三、 總結:
本文介紹了蘇州園林藝術的整體特征,說明順序合理,說明方法得當,既突出了被說明事物的特點,結構又顯得清楚有序,實為一篇難得的好文章,顯示了葉圣陶先生駕馭復雜事物的非凡筆力。在領略蘇州園林藝術美的同時,借鑒作者說明的技巧,力求學以致用。
六、 作業(yè):
練習:課后練習三、四。
第三課時
《蘇州園林》重點段落分析
(一)游覽蘇州園林必然會注意到花墻和廊子。有墻壁隔著,有廊子界著,層次多了,景致就見得深了?墒菈Ρ谏嫌写u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幾個園林還在適當?shù)奈恢醚b上一面大鏡子,層次就更多了,幾乎可以說把整個園林翻了一番。
游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墻上蔓延著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著白色墻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諸如此類,無非要游覽者即使就極小范圍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文中有一個詞語“單調”,形容開窗對著白色墻壁的感覺,請你具體解釋補上竹子或芭蕉就可以去掉單調感覺的原因。
答:有色彩,減少單調感覺;有圖畫,增添觀賞興趣。
2.這兩段文字說明了蘇州園林的哪一特征?
答: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第一段中的“適當?shù)奈恢谩边@一短語是否可以刪掉?為什么?
答:不可以。此短語說明設計者的安排的精心,要確保每一點設計都有美的效果。
4.請你寫出花墻、廊子的特點和作用。
答:特點:墻有鏤空圖案,廊子兩邊無所依傍。作用:增加層次感,增加景致的深度。
(二)設計者和匠師們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園林當然各各不同?墒翘K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他們惟愿游覽者得到“如在畫圖中”的美感,而他們的成績實現(xiàn)了他們的愿望,游覽者來到園里,沒有一個不心里想著口頭說著“如在畫圖中”的。
1.《蘇州園林》作者 ,名 ,著名的 家、 家。我們曾學過他的一篇童話《 》。
葉圣陶 紹鈞 教育 文學 古代英雄的石像
2.本文說明對象的特征是:
“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結合上下文,試分析下列語句所采用的說明方法。
a.蘇州園林據(jù)說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 列數(shù)字 )
b.有幾個園里有古老的藤蘿,盤屈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畫。( 舉例子、打比方 )
c.蘇州園林與北京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作比較 )
4.“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中“敗筆”改為“地方”可否?為什么?
不可以。因為句中的“敗筆”是與上半句中的“圖畫”相照應,換成“地方”,則沒有這層照應了。
5.最后一句要是改為“每一個心里想著口里說著‘如在畫圖中’。”效果會怎樣?哪種說法好?
效果會不好。第一種說法好。第一種說法是雙重否定句,語氣強烈,強調了蘇州園林設計的成功,確實能夠做到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后一種是肯定句,語氣不如前一種雙重否定句強。
六、布置作業(yè)
1.請用一段文字介紹你所在的班級室內布置情況,要求說明順序條理,至少運用兩種說明方法。
2.預習《故宮博物院》,查找有關圖片和資料。
教學后記: